贵州矛影酒业有限公司

矛影酱酒馆:推荐一些品酒的技巧和方法

发表时间:2025-08-19 20:34

222.jpeg



品酒是一门结合感官体验与专业知识的技艺,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爱好者,掌握科学的方法都能更精准地捕捉酒的风味与特质。以下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品酒技巧和方法,涵盖从观察到回味的完整流程,适用于酱香酒及其他各类白酒:

一、品酒前的准备:建立基础条件

  1. 环境选择
    • 避免在有强烈气味(如香水、油烟、香薰)的环境中品酒,异味会干扰嗅觉判断。

    • 保持环境安静、光线充足(自然光最佳),便于观察酒液色泽。

  2. 酒杯选择
    • 优先使用郁金香型高脚杯(杯口略收窄),其弧形杯身可聚拢香气,便于闻香;高脚设计避免手温影响酒液温度。

    • 酒杯容量以能倒入 1/5~1/4 酒液为宜,预留足够空间摇晃酒液释放香气。

  3. 酒液温度
    • 酱香酒等高度白酒建议在20~25℃ 饮用,过低温度会抑制香气释放,过高则易凸显酒精刺激感。可提前将酒静置在室温环境中,避免直接冰镇。

二、品酒核心步骤:观、闻、品、回味

1. 观色:用视觉捕捉酒的 “底色”

  • 倒酒:缓慢将酒倒入杯中,避免溅起泡沫,观察酒液是否挂杯(酒液沿杯壁流下的速度和痕迹,反映酒的粘稠度,与酒精度、酯类物质含量相关)。

  • 色泽:倾斜酒杯 45°,在白色背景(如白纸、白桌布)前观察:

    • 优质酱香酒多呈微黄透明(陈酿时间越长,微黄越明显,因酯类、多酚类物质积累),无悬浮物、沉淀。

    • 若酒液浑浊或有杂质,可能是酿造工艺问题或储存不当。


2. 闻香:用嗅觉解析酒的 “灵魂”

闻香是品酒中最关键的步骤,需分层次捕捉香气:

  • 初闻(静止闻香):酒杯静置时,轻嗅杯口上方 3~5cm 处,捕捉最易挥发的香气(如浅淡的花果香)。
  • 晃杯闻香:握住杯脚顺时针轻晃酒杯(使酒液沿杯壁旋转,增加与空气接触),待酒液回流后,深吸闻香,此时可捕捉中高沸点香气(如粮香、曲香、陈香)。
  • 空杯闻香:饮尽酒后,将空杯静置 10~30 分钟,优质酒的空杯留香持久(酱香酒空杯香可达 8 小时以上),且香气协调无杂味;劣质酒空杯易出现刺鼻味或异味。
  • 香气分类参考(以酱香酒为例):
    • 基础香:粮香(高粱、小麦的原生香气)、曲香(大曲发酵产生的独特风味);

    • 衍生香:陈香(长时间储存产生的窖藏香)、花果香(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酯类物质,如乙酸乙酯等带来的香气);

    • 忌:若闻到明显的酒精刺鼻味、霉味、糠味等,可能是工艺缺陷或储存问题。

3. 品味:用味觉感受酒的 “层次”

小口饮酒(约 1~2ml),让酒液充分接触口腔各部位(舌尖、舌面、舌两侧、舌根),因为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度不同(舌尖辨甜、舌两侧辨酸、舌根辨苦):

  • 入口:感受酒液的 “入口感”—— 是否顺滑(优质酒多细腻丝滑)、有无刺激感(劣质酒易有尖锐的酒精灼烧感)。

  • 中段:体会味道的协调性 —— 粮香、曲香、酱香等是否平衡,有无某一种味道过于突出(如过苦、过涩)。

  • 咽下:注意酒液通过喉咙时的 “喉感”—— 是否顺畅,有无卡顿或辛辣感(优质酒多 “不呛喉”)。

4. 回味:用余韵判断酒的 “功底”

咽下酒液后,闭口用鼻呼气,感受口腔和鼻腔中残留的香气与味道,即 “回味”:

  • 优质酒回味悠长且层次丰富,如酱香酒的回味中可能残留陈香、花果香的余韵,持续时间可达 10 秒以上;

  • 劣质酒回味短,且可能留下苦涩、杂味等不适口感。

三、进阶技巧:对比与记录

  1. 对比品鉴:将不同品牌、年份的酒(如矛影酒与其他酱香酒)同时品鉴,通过对比更易发现差异(如香气浓郁度、口感细腻度)。

  2. 记录感受:每次品酒后,简单记录酒的色泽、香气(如 “粮香突出,带淡淡蜜香”)、口感(如 “丝滑,回味有陈香”),长期积累可提升味觉记忆和判断精准度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  • 品酒时 “浅尝辄止”,每次饮酒量不宜过多,避免酒精麻痹味蕾;若连续品鉴多款酒,可间隔饮用清水或吃一片面包清洁口腔。

  • 新手不必追求 “一步到位”,味觉和嗅觉的敏感度需通过长期练习培养,从熟悉一款酒的特点开始,逐步拓展认知。

分享到:
总部: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观音寺社区长征路35号
矛影酒全国运营中心:厦门市集美区珩山街949号9层
13985233303
jnchao@sina.com
9:00-21:00